2017年第5期:《长春师大报》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机遇


   期次:2017年第5期   作者:文学院2016级 孙久茹   查看:86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每年,大地从寒冬中苏醒,换回碧绿的霓裳,绽放在金色的年华,又沉睡在冰雪的怀抱里。这是天道的轮回,也是自然地约定,在不同的眼中拥有着不一样的色彩,“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如节柯。”郑板桥爱微风习习的谷雨,有人爱“赋税千年免,粮仓万户顷”的芒种,从四季中孕育出的二十四节气给了诗人无限的灵感,也是中国农业生活发展上重要的时间刻度。
  古人通过观察星宿,运算太阳运行周期规律总结出农业历法———二十四节气,他们根据节气的变化进行农业耕作,生产文化活动,并衍生出众多与节气有关的文化习俗。清明大地回暖,出门踏青“无病一身轻”,立秋百花枯萎,天气转凉就要“贴秋膘,吃猪肉”补充热量,每一节气都有自己的习俗,每一地方也有不同的过法,因地而异,也因时而异。二十四节气兴起在春秋战国时期,成熟于西汉武帝,直到明代郭守敬编纂出《授时历》,这一套农业历法体系才得以形成,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二十四节气早已深深融进人们生产生活当中。
  所以继中国将二十四节气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文化工程之后,世界教科文组织又将二十四节气收录进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作为国际气象界的“中国第五大发明”在气象预测、农业生产中地位举足轻重,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和谐发展理念,但是在今天的中国,现代化的农业发展越来越快,科学技术应用越发成熟,这让原本以农业为基础的节气历法陷入尴尬的境地,能够应用节气的地方越来越少,节气风俗习惯也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所传承的方式在减少,懂得珍惜它的人也在减少。如果只是单一的由政府去支持呼吁继承的话,收到的效果也是微乎甚微。
  中国将其申遗成功是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认识理解文化传承,文化发展的一次机会,通过在全社会普及二十四节气知识,重塑其价值功能,实现在家庭、学校、社会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我们应该利用节气文化,开展不同的文化活动,从而把节气文化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生活中源源不断、循环不绝、永葆生机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资源,这也是我们作为文化传承者的光荣使命与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