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24期:《长春师大报》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心荐宣传

论媒体宣传的舆论引领、思想教育和意识塑造的作用


   期次:2016年第24期   作者:■传媒学院2014级 张乘辅   查看:26   


  宣传不是下命令、不是发通知、不是乞求书、不是建议信,不能低站位、不能短目光、不能高强调、不能太情绪,跨在理性与感性的断桥上,抓着当事人和阅读者的手,还要考虑四面八方的“风”,“新闻有深度,思想有温度”,“让有意义变得有意思,让有意思变得有意义”,太难!在笼子里展翅,带着桎梏挥手,站在云霄接地气,更难!
  宣传的困难性也反映着宣传的重要性。在思想多元已成共识,意识形态逐日严峻,精神信仰缺钙迷失的情形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社会各界指明了方向,媒体人自然应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宣传事业竭尽全力。校媒人(校园媒体人、宣传者)也自然应该有一寸热发一寸光,致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意识引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心荐宣传。
  媒体自萌生以来便具有“自上而下”的影响效应,受众总会不自觉地被媒体讯息所传播的精神思想影响。强大的媒体就像一把“手枪”,其传播的讯息便是一颗颗“子弹”,受众在信息单一或不畅的时候总会“中弹即倒”。这在以前是官方媒体引导大众思想的便捷所在,但伴随传统媒体的创新变革、新型媒体的裂变发展,“人人皆媒”正在改变着人们的讯息环境。人们的讯息从四面八方而来,倘若没有主旋律和主声音,受众总会四面八方地“中弹”,这大多表现为在思想多元、意识薄弱、精神缺钙和信仰迷失。“媒介即讯息”,“媒介亦是意见领袖”,则使得“好媒体”始终站在“风口”的高坡,且具有“增风力减风力”的作用,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风往哪吹”始终是媒体宣传的独特权利。
  传统媒体具有单一性、自闭性、慵懒性,系统化、正式化、持久化。传统媒体的这些特性,塑造了传统媒体的官方权威滞后呆板的形象。在消息泛滥、渠道冗杂、思想多元的环境下,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都还有着“真实”的力量,如坚持“内容为王”、“观点至上”,则其便可成为“智库”,“智者之言”便可起“意见领袖”的作用。其对舆论引领、思想教育和意识塑造便会一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内传统媒体以《长春师大报》为例,该报为旬报,周期较当前新媒体长(比其他高校校报半月刊短),其经过采、写、编、审、校、印等工序,可谓是工序繁杂,其宣传的内容较新媒体具有高度、深度和温度,其具权威可靠性,同时也是高校发展的“史书”,具有鲜明独特的价值。
  新媒体具有多样性、互动性、快速性,碎片化、娱乐化、情绪化。新媒体的这些特性,塑造了新媒体交互快速繁杂分散的形象。在传统媒体日渐衰落的情况下,受众逐渐从现实社会转到虚拟世界,由PC端转移到移动端,本着“群众到哪,舆论阵地就要在哪”的理念,新媒体责无旁贷“临危受命”,这也是官方传统媒体转型的第一原因。随着“用户流量的转移”,商业传统媒体的利益也必然需要跟着用户的脚步,这也是商业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然要求。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具有“迅速”的力量,其控制的“流量”也是前所未有的庞大,故其对舆论引领、思想教育和意识塑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受众“选择性接受”的潜意识下,选择正确的输出端则是最正确的宣传渠道。校内新媒体以“青马工程”微信平台和长春师范大学官方微信平台为例,其能实现随时更新,且相较《长春师大报》具有更多的“流量”,其受众更多,影响力更大、影响范围更广。同时,大力推进新媒体发展是必然趋势,所以更应主动大力推进。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机结合,形成媒体矩阵后出现全媒体概念,全媒体又逐渐衍化成融媒体。融媒体不是传统媒体的落日余晖,也不是新媒体的艳阳高照,而是事情发展的必然归宿。不能单条腿走路,传统“中庸”不是折中,而是“合力聚力”、“兼容并包”,这对宣传工作者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是不可错失的机遇,从点到面,从单向到交互,宣传的触角能够深入到每一个角落,这正是媒体宣传的“另一个春天”。长春师范大学“青马工程”的发展离不开媒体宣传的功绩,其宣传也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动宣传的结合。自2012年,我校党委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青马宣传也一直如影随形。从《长春师大报》的头版报道到长期设置青马专栏,从“微信家园”群组建设到青马微信平台每日宣传,从党委宣传部宣传到多部门整合宣传,从校内媒体宣传到省市、国家媒体宣传,从报纸广播宣传到电视网络宣传,“青马工程”的一路发展离不开青马宣传的一路随行,同时“青马工程”也使青马宣传日渐丰富、多元、扩大。从得知“青马”到熟悉“青马”,从报名“青马”到进入“青马”,从“青马”建设到“青马”发展,从“青马”内宣到“青马”外传,青马宣传贯穿着“青马”的始终,而青马宣传总需要依靠各个层次各个角度各个方位的媒体,媒体使得青马宣传渗入“青马工程”的每一个细孔,所以“青马宣传什么样则‘青马工程’什么样”就有其合理性,所以媒体宣传对“青马工程”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青马工程”属于精神信仰的建立,属于意识形态的重塑,当代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的思想舆论引领则同样不能缺少媒体宣传的身影。一方面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宣传媒体主动地“自我造血”和“闭关修炼”,另一方面学生的阵地转移要求宣传媒体被动地“战略转移”和“回炉重造”。无论宣传媒体或者宣传形式如何变化,宣传始终伴随事物且彼此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这也决定着宣传的地位和价值不会消磨,从而又回应媒体宣传的影响及作用。
  无论是青马宣传还是学校宣传,似乎都应该“集众力聚合力”,打破两个媒体或组织的隔阂,建立“宣传者联合会”,成立“宣传统一战线”,然后能够“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传播”、“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人才共享”,从而达到“握紧一个拳头、共发一个声音”。
  在机遇下发展,在挑战中创新,新、旧媒体“两条腿走路”,继承与发展“两只手出击”;让“互联网+”提供新技术、新思维、新渠道,打通思想教育、舆论引领、意识塑造的“最后一公里”;让“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等舆论阵地立足,并唱响时代主旋律和中国好声音。
  注:作者系我校“青马工程”四期学员、青马宣传组成员,传媒学院2014级广告学专业学生,任大学生记者团学生编辑部主任、新媒体协会会长。